院务公开
浙江财经学院“十二五”(2011-2015年)发展规划

2010-11-30 11:28:53

(草 案)

“十二五”时期是学校全面建设经济学科、管理学科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省属财经大学,为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打下坚实基础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科学编制和组织实施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对于积极应对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改革发展新形势,抢抓机遇,推动学校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十一五”期间学校发展状况

(一)建设成就和经验总结

“十一五”期间,学校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领导班子和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按照学校第一次党代会和“十一五”发展规划提出的总体要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抓机遇、促改革、求发展,圆满完成了各项主要目标任务,取得了显著成绩,实现了快速发展。

——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学校本科专业由34个发展为38个,专业布局更加合理;普通全日制在校本科生达20000余人,其中,校本部11845人、东方学院8172人;研究生891人;成人教育学生4500余人,办学效益不断提升。学校积极拓展办学空间,基本完成了下沙校区建设任务,东方学院长安校区一期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形成了一校三区的办学格局。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共投入各类实验室建设经费6000余万元,相继建成了8个实验教学中心,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9996.71万元,各类纸质藏书139.5万册,各类数据库46个,建成了较完备的教学、科研和办公设施。

——教育教学改革成效显著,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声誉稳步提高。学校以培养高素质的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实施了新学分制培养方案,完善了双专业双学位培养模式,进一步扩大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权。学校通过改善教学条件,规范教学管理,加大教学激励,深化教学改革,教育教学基本建设取得标志性成果,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十一五”期间,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6项;新增4个国家特色专业,8个专业被列为省重点建设专业;立项国家级教改项目1项,省级教改项目25项;新增国家精品课程4门,省级精品课程13门;5部教材入选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教材入选国家精品教材,14部教材入选省重点教材;1个教学团队入选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教学团队入选省级教学团队;新增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3个;2006年被教育部列为全国31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项目学校之一。学生在各类学科、科技竞赛中累计获国家级以上奖项近30项、省级奖项700余项。2006年学校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在2007-2008学年开始的省属高校本科教学工作业绩考核中连续两个学年获得省财政拨款奖励。学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连续七年本科生招生投档线名列省属高校第一、第二位;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青睐,本科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连年位列我省省属高校前列。

——学科建设取得新进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迈上新台阶。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积极推进学科资源整合,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学科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基本形成了以社会学科、管理学和人文学科为三大主干学科,经济学科、管理学科特色明显,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学校现拥有省级重点学科7个,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1个研究团队被列为浙江省首批重点创新团队,1个团队入选省高校创新团队支持计划。学位点建设有突破,新增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覆盖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达35个;新增6个专业硕士学位点。研究生招生规模稳步扩张,年均增长35%,授予硕士学位401人;研究生培养质量逐年提高,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2篇学位论文被评为“浙江省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新增1个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示范基地;推进了研究生教育两级管理体制改革,扩大了二级学院办学自主权;积极推进联合培养博士生工作,为今后我校独立开展博士生教育积累了一定经验。

——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不断提高,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学校根据事业发展需要,遵循师资队伍建设规律,坚持培养和引进并重,注重在量的扩大过程中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高师资队伍质量。“十一五”期间,共引进专任教师101人,晋升正高级职称48人、副高级职称105人,共出资培养博士生165人,其中69人获得博士学位。学校现有专任教师814人(含东方学院),其中正高级职称136人、副高级职称282人,高级职称教师占师资总量的51.35%,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师资总量的75.3%。1名教师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4名教师获省教学名师奖,6名教师获省教坛新秀奖;1名教师新增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1名教师新增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60名教师被新列为省“151人才工程”人选,11名教师被列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名教师被列为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

——科学研究取得丰硕成果,社会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学校高度重视科研工作,通过科研管理创新和不断加大科研投入,在经费、项目、成果等核心指标上连续取得突破,科研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十一五”期间,学校承担国家级研究项目35项,教育部研究项目62项,省部级研究项目近200项;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2项,省部级奖励26项;在国内一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被SCI、EI等检索收录11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30余部;2006年起每年科研经费总额超过1000万元。学校各科研院所主动为浙江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持,共承担横向科研课题300余项,经费总量超过3000万元,多项成果得到各级领导肯定。学报《财经论丛》是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并再次被评为“全国百强社科学报”。

——对外合作交流继续扩大,层次和水平进一步提升。学校积极加强与国外大学的联系和合作,先后与美国、英国、日本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39所高校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实施“2+2”、“3+1”、“4+1”本科、硕士层次的校际合作办学项目,签订互派留学生交流合作协议。通过对外交流合作,学校有110余名教师赴国外进行学习培训、学术访问和交流,350余名学生赴国外学习,150余名国外留学生在我校学习。

——综合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师生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学校坚持增收节支、开源节流,充分发掘和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多渠道筹集办学经费,不断加强综合保障体系建设,努力为师生员工提供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积极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开通了校园信息门户,建立了网络课堂等多个系统平台;稳步提高教职工收入水平,两次较大幅度上调了校内津贴、课时津贴和科研津贴;多渠道改善和解决了教职工住房问题,增加222套教师专用房;提高住房公积金提取比例,完成了离退休和在职教职工货币化住房补贴工作;坚持实施教职工定期体检制度,提高疗休养补贴,关心教职工身心健康;后勤服务设施明显改善,服务质量、水平逐年提高。

——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学校以增强内部活力,提高办学效益为目的,通过体制、机制创新,逐步理顺内部关系,促进学校各项管理工作高效规范运行。强化目标管理,实施二级单位(部门)目标管理责任制,积极推进两级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规范的人才引进、聘任、培养、流动和考核机制;顺利完成了学校第三、第四轮全员岗位聘任工作,并根据国家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进程,逐步推进新一轮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和岗位聘任相关工作;按照教育部关于独立学院的设置要求,努力探索适合东方学院发展的办学模式和体制,并顺利完成东方学院组织架构分设和校内教职工聘任工作。

——党建工作扎实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明显加强。学校成功召开了第二次党代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党委领导班子,为学校科学发展提供了组织保证;学校基层党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民主管理改革成效明显;学校大力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积极营造“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良好氛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到切实加强,保持了大学生思想稳定;校园文化建设扎实开展,新增“读百本书活动”和“模拟证券投资竞赛”2个省级校园文化品牌;“平安校园”创建活动扎实有效,保持了校园安全稳定,学校连年保持“平安校园”殊荣,并被授予省“治安安全示范单位”称号。

五年来,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实践,进一步积累和丰富了建设特色鲜明的财经大学的宝贵经验:

一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切实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是学校持续发展的根本前提;二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努力推动改革创新,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动力;三是坚持以科学发展为第一要务,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和综合竞争能力,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关键;四是坚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不断提升学校社会声誉,是学校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五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六是坚持艰苦创业的精神,勇于克服困难和迎接挑战,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强大精神武器。

(二)不足与问题

学校综合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学科综合实力、师资整体水平与学校发展目标还有一定差距,特别是学科建设水平差异性较大,重点、优势学科的核心竞争力需进一步增强,高层次学术人才和创新团队还偏少;具有国家先进水平的重大标志性成果比较欠缺,对外合作交流层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还不能完全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特别是两级管理体制的实施需要加快推进,二级学院的自主权有待进一步扩大,自我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亟待提高。

教育教学改革力度需进一步加大。人才培养层次不高、精英化教育意识不强;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和培养机制需要进一步优化;围绕学分制推进的制度及制度环境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以单纯灌输式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尚未根本改变;实践教学环节和实习实践基地建设需要加快推进,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对国家、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项目仍然不多,与地方政府、企业合作办学的途径还有待拓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创新平台还需要加强建设,应用成果转化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能力还比较弱。

学校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学校现有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和综合利用水平还有待提高,财务状况有待进一步改善;学校争取政府、企业、校友等各界支持,获取社会资源的力度还不够大,资金筹措渠道比较狭窄。

二、“十二五”期间学校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机遇

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为高等学校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一方面,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更加激烈,科技和人才已成为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高等教育的战略性、先导性和全局性地位更加凸显;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推动教育国际化,特别是高等教育国际化日趋明显,国际交流与合作深入开展,国际优质教育资源的进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引进,将进一步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为我国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管理改革等方面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我国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浙江经济社会转型升级,为高等学校发展创造了历史机遇。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党和国家全面建设惠及全国人民的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大力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积极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越来越倚重于教育,越来越依赖于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我省正在深入推进“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加快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和率先实现现代化,同样都依赖于智力资源的强有力支撑和直接参与。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功能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对教育和科技发展的迫切要求,为高校事业发展提供了更为远大的前景。

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为增强高等学校发展活力提供了制度保障。我国已经从人口大国发展成为教育大国和人力资源大国,正在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教育被摆到了更加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实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将进入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的新阶段。《纲要》中提出的积极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和政府管理教育职能的转变,不断扩大高校的办学自主权,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地方普通高等院校建设等重大举措,为学校进一步增强发展活力、办出特色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学校办学实力不断提升,为下一步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经过长期的摸索和积累,学校已在一些事关发展全局的重要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下沙新校区建成使用,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学科和学位点建设、科学研究取得新进展;教育教学质量、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对外交流合作跨上了一个新台阶;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取得优秀成绩,创造了新的战略发展机遇,为学校实现下一步发展战略目标奠定扎实基础。

(二)挑战

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对创新学校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带来了新压力。一方面,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趋势,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学生的可选择性越来越多,要求学校创新办学理念,改革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愈趋明显,我校的人才培养国际化、师资国际化和学术国际化起步晚、基础弱、总体水平低,在开放办学中,国际通用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要求和国际优质教育资源的人才竞争,对我校的办学模式提出新的挑战。

高等财经教育竞争激烈对学校凝练办学特色、拓展办学空间增加了新难度。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步伐加快,各高校在办学理念、办学规模、办学特色、教育质量和学校品牌上的竞争日趋激烈。综合性大学和理工农医等多科性大学依托其综合办学实力和学科交叉优势,其经济管理类学科与专业建设水平迅猛提升;多数省(自治区、直辖市)财经学院升格为财经大学,在更高的平台上实现了快速发展,办学实力不断增强,在新一轮人才和生源竞争中给我校带来较大压力,对我校进一步增强办学优势和凝练办学特色,争取在国内同类院校更前地位构成严峻挑战。

“上层次、上水平”的发展目标对加快学校转型升级提出了新要求。受历史、体制、资源等方面的制约,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与老牌财经大学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学校的地位作用、争取支持力度等方面与省内重点院校相比处于劣势。学校要顺利实现大学更名,成为教学研究型高校和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要求我们在学术地位、教学质量、办学特色、社会声誉和为地方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服务能力等事关学校地位竞争的主要因素方面还需加快建设,进一步增强竞争力。以“有为”求得“有位”,是我们当前面临的重大挑战。

资源短缺对改善学校办学条件造成了新困局。一方面,随着高校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学校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难度加大,高水平教学科研队伍和管理干部队伍建设任务繁重。另一方面,学校因基本建设贷款带来的资金压力依然很大;文华校区土地置换后,办学用地缺口问题将进一步扩大,办学规模扩张受限;资金筹措渠道相对狭窄,以及东方学院办学体制转变造成学校学费收入减少,使学校可持续发展受到制约。如何进一步开源节流,扩展筹资渠道,争取办学资源,提高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和经费使用效率,是学校面临的现实挑战。

三、“十二五”期间学校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和《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推进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坚持以“上层次、上水平”为重点,以改革为动力,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不断提升学校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依法治校、民主决策、尊重人才、教授治学;坚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积极实施“质量立校、科研强校、人才兴校”战略,充分发挥“浙财”品牌优势,为浙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二)基本思路

——注重内涵发展。正确处理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任务,促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全面提升。

——强化特色发展。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浙财”品牌优势,在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等方面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略,注重培育和发扬特色,以特色求生存、促发展,用特色推动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

——突出创新发展。积极顺应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以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为抓手,研究和化解制约学校发展的重大问题和深层次问题,创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模式,不断增强学校发展的生机和活力。

——坚持和谐发展。建立和完善学校发展成果与师生共享的机制,实现校院两级管理、教学与科研、管理与学术、各类人才队伍等关系的和谐,维护校园稳定,倡导追求真理、崇尚科学的校园文化,营造浓郁的和谐向上、团结奋进氛围。

——促进可持续发展。积极寻求政府与社会对学校发展的支持,形成学校与政府、社会互动机制。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学校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水平,努力提高办学效益,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四、“十二五”期间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奋斗目标

(一)办学定位

办学类型定位:经济学科、管理学科特色明显、办学优势突出的多科性教学研究型省属财经大学。

办学层次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研究生教育并重,积极拓展留学生教育,努力发展继续教育和成人教育。

学科发展定位:以社会学科、管理学、人文学科三大学科为主干,经、管、文、法、理、工多学科协调、可持续发展。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能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

人才服务面向定位:立足浙江、面向全国,积极发挥学科和专业优势,进一步做强“浙财”品牌,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二)奋斗目标

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一所经济学科、管理学科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在国内同类院校中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高水平财经大学。为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创建国内知名财经类高校打下坚实基础。

五、“十二五”期间学校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办学规模和层次

抓住高等教育持续发展的机遇,进一步扩大办学规模,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到2015年,力争普通全日制在校本科生达到25000人以上,其中校本部15000人以上,东方学院10000人;硕士研究生达到1600人,其中,学术硕士研究生1000人,专业硕士研究生600人;进一步做好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的工作;留学生人数达到300人以上;成人学历教育在读生达到6600人,非学历继续教育达到6000人次以上。

(二)教学建设与人才培养

按照本科专业数量与学校规模相适应的要求,争取本科专业数量适度增长,总数达到42个以上,结构进一步优化,形成一批特色明显的重点专业,拥有国家特色专业5个以上,省级重点建设专业10个以上。提高课程建设水平,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精品课程和教材,新增立项建设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20门以上;新增国家规划教材6部以上,省级重点教材25部以上。推进教学改革,形成能充分调动师生教与学积极性的教学运行和激励机制,力争国家级教改项目1项,省级教改项目30项以上;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6项以上;新增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建立8-10个校级教学团队;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省级教学名师5名以上。进一步完善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条件保障体系,加强实习基地和实验室建设,争取新增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 新建省级重点实验室或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以上,新增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到“十二五”期末,力争有2-3个特色专业在全国同类专业中具有较高知名度。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强化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不断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就业层次,进一步巩固服务浙江经济的管理人才培育基地优势。“十二五”期间,学生参加各类学科和专业竞赛,获国家级及以上奖30项左右,获省级奖800项以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平均考研出国率达到10%以上,就业能力列省属高校前茅;研究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学校的影响和毕业生的声誉在社会评价中不断上升。

(三)学科与学位点建设

积极构建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综合优势、能为浙江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的学科体系。重点建设一批优势特色学科,在经管类学科中集中打造若干个在全省高校具有引领作用的学科高地,到2015年,培育1个优势学科达到国家重点学科水平,确保拥有省一、二级重点学科7个以上,并力争新立项建设省级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培育1个基地达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水平;加强经、管、文、法、理、工学科的互相渗透和互补互动,形成一支学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强、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学科队伍,进一步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促进学科整体水平明显提高。到“十二五”期末,力争有1-2个一级学科在全国同类学科中有重要影响。

在加强学科建设的基础上,一级学科硕士点和专业硕士学位点有较快增长,拥有一级学科硕士点8个以上、专业硕士学位点9个以上,提高研究生在全校学生人数中的比重,新增1-2个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示范基地。

(四)师资队伍建设

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以人才引进与培养为抓手,双管齐下,大力引进和培养一批高层次学科带头人,努力营造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形成一支数量适当、结构优化、相对稳定、专兼结合、能满足学校发展需要的高水平、高素质师资队伍。“十二五”期间,学校专任教师达到1200名左右,专任教师中正高职称教师180名以上;全校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总数达到500人以上,专业教师博士学位比例达45%以上;引进1-2名省特聘教授和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0-20名校学科带头人、20-30名校学科方向负责人,力争使每个一级学科都拥有1-2名青年领军人才;具有海外学习交流经历教师达到300名以上;打造国家级人才工程人才10人次左右、省级人才工程70名;力争整体引进1-2个高水平的学术团队。

(五)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

依托学校学科优势和学术资源,加强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培养和整合一支高素质的科研队伍,打造科研创新团队,积极争取更多的国家和省级重大科研项目,产出更多有显示度、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在咨政育人、服务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新建3-5个校级科研创新平台,力争新增2个以上省部级研究平台;培育7-10个校级科研创新团队,力争新增3个省级以上科研创新团队,其中有1个团队具备冲击国家级科研创新团队的实力;力争国家级研究项目60项以上,教育部研究项目75项以上,承担省部级研究项目175项以上,争取获得1项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发表一级A期刊论文(含SCI、SSCI、A&HCI收录的国际期刊论文)100篇以上,出版学术专著165部以上;力争获得国家级科研成果奖1-2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26项以上;科研总经费突破1.2亿元,增加横向课题在学校课题总量中的比重,横向合作经费总量达到7000万元以上;加大对学生科研的支持力度,学校对学生科研的资助总经费达50万元以上;积极与国家、省市等有关部门共建2-3个科研合作机构,力争与5-10个市、县(市、区)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六)对外交流与合作

紧密结合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不断加强与国外高校、研究院所的交流与合作,拓展交流合作领域,搭建交流合作平台,提升交流合作层次,进一步提高学校教育国际化、师资国际化和学术交流国际化水平,扩大学校的国际影响。“十二五”期间,新增境外合作院校8-10所,建立1-2个合作研究平台,新增境外合作项目3-4项;每年选派40人次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出国进修、访学、考察和进行学术交流,每年学生出国留学(合作项目)120人次以上;不少于5-7个学院实施学生第二海外课堂经历,参加人数每年达到30人次以上,使学校的国际(境外)交流与合作活动在省内高校中保持较高水平;每年选聘15名左右外籍教师来我校讲学或从事科学研究;积极拓展留学生教育,重点扩大对韩国、日本等国家的留学生招生规模。

(七)文化与和谐校园建设

弘扬“进德修业、与时偕行”校训,凝练和塑造“浙财精神”,着力推进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建设,不断提升学校文化软实力,构建与高水平财经大学建设相适应的文化体系。不断提升校园文化品位,进一步推进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营造良好育人环境和学术氛围;深入开展校园文化精品活动和品牌化建设,立项建设10个校级校园文化品牌项目,力争新增1个省级校园文化品牌;建设好教育部批准的高水平运动队,不断推进大众文体活动和群众性艺术活动蓬勃发展,丰富师生员工的文体生活;加强大学生社团建设,力争创建“浙江省高校十佳学生社团”2个、“浙江省高校优秀学生社团”16个;继续深化学习型公寓建设,形成积极向上的公寓文化。

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和要求,深入开展校园综合治理和“平安校园”建设,进一步完善校园安全工作机制、落实维稳工作责任制,形成保稳定促和谐的长效机制,切实维护校园和谐稳定。坚持“选拔、使用、管理、培养、提高”相结合和“职业化、专家化”发展方向,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辅导员队伍。

(八)校园基本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科学规划各校区的功能定位和布局调整,实现校区资源有效利用。适时完成文华校区西侧土地的置换工作,缓解学校财务压力;进一步做好校园基本建设工作,根据规划启动文华校区东侧校园基本建设,完善下沙校区配套设施建设;积极争取新征土地300亩以上,满足学校可持续发展需要。

进一步完善与学校发展相适应的公共服务和后勤保障体系,提高综合保障水平。加强教育教学设施建设,争取新增教学仪器设备5000万元;全面完成数字化校园建设,提高校园的信息化水平;建设符合大学建制要求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加强特色资源和数字图书馆建设,到2015年,纸质藏书达到165万册,各类资源数据库达到56个以上,本地化数字资源总量达到40TB以上;健全节约型校园建设管理体制和体系,深入开展“最清洁校园”创建活动;积极稳妥推进学校后勤改革,提高服务质量,努力改善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

六、“十二五”期间学校的建设重点及其保障措施

(一)建设重点

为实现既定的目标和任务,“十二五”期间学校将深入实施“三大战略”,着力推进“九项工程”、“十九项计划”的建设。

1.“质量立校”战略

质量是立校之本,“十二五”期间学校将围绕“质量立校”战略的实施,重点建设“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研究生教育质量”、“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培育”三大工程,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1)教学改革教学质量工程

通过实施“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工程”,建成一系列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较大影响的标志性教学成果,形成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机制创新。

①人才培养与课程教学范式改革计划: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以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导向,修订专业培养方案,完善培养环节,强化培养特色;推进课程教学范式改革,示范推广优秀课堂教学方法和经验;试点实施“大班上课,小班研讨”教学模式;适时开设“实验班”,探索精英人才培养模式。

②重点专业与精品课程建设计划:优化专业结构和资源配置,完善专业建设管理体制,加强专业评估与指导,形成专业建设竞争机制;按照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原则,大力推动重点、特色专业建设,并以此带动学校专业水平的全面提升;根据专业课程特点,整合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案例库;大力推动精品课程和一类课程建设,尤其是省精品课程建设,以此带动一般课程建设;积极推进高质量的教材体系建设,教材选优率保持在90%以上。

(2)研究生教育质量工程

通过实施“研究生教育质量工程”,培育优秀学位论文、形成高水平导师队伍和探索专业学位教育新途径,积极构建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提升我校研究生教育竞争力。

①“学术精品和优秀学位论文”培育计划:在研究生中倡导严谨求是的优良学风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并出台专门办法、设立专项基金,强化研究生科研意识,鼓励研究生潜心研究,以期涌现出更多的学术精品和省优学位论文。

②导师考核机制建设计划:建立硕士生导师考核机制,加强对导师履职情况的检查和监督;实行导师定期述职制度,对导师的师德、科研以及研究生培养等情况进行定期考核;建立导师科研情况年报制度,强化对导师上岗的科研要求;强化奖惩机制,开展优秀导师评选,逐步形成优胜劣汰的导师任职制度;建立研究生培养信息反馈系统,探索研究生评价导师机制。

③专业学位培养质量保障计划:以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的应用性和实践性特点为依归,科学制定专业学位培养计划;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不断深化专业学位的教学改革;建立以实践课程为主、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依托校内师资力量和行业及政府部门优秀人才资源,建立一支理论水平较高和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兼职导师队伍;以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为抓手,积极开展与行业组织、政府部门的联合办学。

(3)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培育工程

通过实施“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培育工程”,从改革人才培养方案着手,将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培养落实到课程体系、实验教学和校外实习实践过程中,积极探索利用校内外实践平台和学科竞赛激励机制强化对学生“两创”能力的培养。

①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训平台建设计划:进一步充实“444”实践教学体系内涵,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培育,突出对创业能力的培养;在第一课堂的课程实践环节中,鼓励开设讨论式研讨型课程;在第二课堂中推行以创新项目或创业成果抵免相关选修课学分、以创新项目或科研成果或专利作品等替代毕业论文的新机制。利用好各级财政专项资金,按照资源共享原则,以学科门类为单位建设若干教学和科研实践平台,建设一批校级学生创新创业模拟训练中心;积极拓展校外资源,建设一批校外创新实践基地,将知识优势同资源优势紧密结合,在实践中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充分利用创业指导站、大学生创业基金,积极筹建学生创业园,为学生就业创业提供服务平台,引导学生开展创业实践。

②学科竞赛水平提升计划:创立“浙江财经学院大学生创业经营竞赛”品牌,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科竞赛,使学生在竞赛中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业能力;每年组织学生参加国际、国家、省级、校级四个层次的学科竞赛不少于25项,力争能覆盖大部分的学科;不断扩大参赛规模,每年参赛学生数力争达到学生总数的35%;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与竞赛指导,进一步提高我校学科竞赛的成绩。

2.“科研强校”战略

科研是强校之路,“十二五”期间学校将围绕“科研强校”战略的实施,重点建设“高水平学科”、“科研精品”、“科研创新服务平台”三大工程,使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达到国内同类院校先进水平,着力增强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4)高水平学科建设工程

通过实施“高水平学科建设工程”,致力于建设学科高地和提升学科的国际化水平,全面增强学校优势学科的综合竞争力。

①学科“高地”建设计划:学校将加大省级重点学科建设力度,在人才引进和经费投入等方面给予特殊政策,努力发挥优势学科对其它学科的辐射和引领作用,增强优势学科服务国家和浙江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形成一批标志性研究成果,把我校优势学科集群建设成为省属同类学科的“高地”,并培育1个优势学科达到国家重点学科水平。

②学科国际化程度提升计划:鼓励重点学科学术骨干参与国际合作项目和国外学术组织,支持重点学科与跨国公司研发部门的合作研究;开展重点学科与国外高校同类学科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领域的合作、培育具有国际化背景的学科队伍;积极向国际学术组织、学术刊物推介我校高水平科研成果,使我校学科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向全方位、多领域、高层次发展,提高学科国际化程度。

(5)科研精品工程

通过实施“科研精品工程”,组建一批大团队、承接一批大项目,产生一批大成果,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①高层次科研项目建设计划:加大重大项目组织力度,完善重大项目预研和培育体系,整合现有学科和研究队伍,集中人力、财力、物力,提高团队协同攻关能力和规模科研效益。力争实现国家或教育部重大科研项目的突破。

②高水平科研成果培育计划:完善相关科研管理制度,重点奖励高水平学术论文和获奖成果;加强在研项目过程管理,提高项目结题率,促进高水平科研成果的产生;改革评价机制,逐步推行优秀成果和代表作评价,引导学术发展从注重数量转移到注重质量上来。

(6)科研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工程

通过实施“科研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工程”建立一批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服务平台,使之成为学校的“学术特区”、“人才高地”和“服务基地”。

①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建设计划:围绕国家、区域社会发展、经济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瞄准国家及地方重大战略需求,对现有优势学科领域进行统筹规划,凝练研究方向,汇聚研究队伍,创新体制机制,建设一批跨学科、具有创新性、交叉性、开放性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

②战略合作体系建设计划:加强与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联系,系统组织和鼓励教师通过项目、专家委员会等形式深入参与决策过程,做好参谋、咨询和研究工作;鼓励和支持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二级学院与校外单位开展合作研究,建立各种形式的联合体,推动应用性成果转化,积极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充分利用校友资源,拓展与地方政府、企业的合作渠道。

3.“人才兴校”战略

人才是兴校之源,“十二五”期间学校将围绕“人才兴校”战略的实施,重点推进“高层次师资队伍建设”、“优秀团队培育”、“高素质管理队伍建设”三大工程,形成有利于留住人才、吸引人才、激活人才的用人机制,创造有利于优秀人才成长的环境。

(7)高层次师资队伍建设工程

通过实施“高层次师资队伍建设工程”,引进和培养一批高层次学科带头人,提高师资队伍层次,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①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以引进青年领军人才为导向,调整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增加学校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创新引智方式,积极与国内“985”、“211”知名高校研究生院建立联系,建立稳定的人才引进渠道;加强引进人才的预期产出管理和考核,实行灵活薪酬方式,将待遇与未来产出紧密挂钩,让引进人才充分发挥潜力和积极性;处理好引进人才和稳定人才的关系,建立学校领导与引进特聘教授、学科带头人联系制度。

②高层次人才培育计划:加快师资队伍“博士化”建设进程,通过政策鼓励和考核约束等措施,帮助和促使未获得博士学位教师尽快攻读或取得博士学位;加快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进程,每年选拔15-20名优秀学术骨干赴海外高校学习研究,加强引进有海外学习研究经历教师的力度;推进师资队伍“名师化”建设进程,强化各级各类“人才工程”人才培养工作,完善培养体系,努力构筑由学科领军人才、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及具有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的优秀群体组成的学科队伍;探索建立校功勋教师计划和青年教师资助基金计划,力争形成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的良好环境。

(8)优秀团队培育工程

通过实施优秀团队培育工程,力争培育与形成一批水平较高、创新能力强、有一定社会影响的教学科研创新团队,争取有若干个团队入选省级以上科研、教学创新团队,形成获得国家级重大项目、取得重大成果、冲击国家级大奖的能力。

①科研团队培育计划:以重点学科建设和研究基地为建设平台、以研究方向凝练为抓手、以学术资源共享为机制,培育与形成若干个研究方向明确、学术水平较高的科研创新团队。

②教学团队培育计划:以课程和专业为建设平台,以教研室、实验室、教学基地等为建设单位,通过建立团队合作的机制,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发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培育与形成若干个教学方法先进、教学质量突出的高水平教学团队。

(9)高素质管理队伍建设工程

通过实施高素质管理队伍建设工程,培养和造就一支能适应现代大学制度、勇于创新、执行力强、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为实现学校奋斗目标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①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计划:以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为目标,进一步完善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健全和完善以需求为导向的干部教育培训机制,拓展培训渠道,充实培训内容;探索建立干部培训学时学分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干部教育培训档案,将干部培训学习情况纳入干部选聘评价体系。

②基层管理队伍素质提升计划:根据各类基层管理工作的需要,按照分级分类培训的原则,在计划期内对基层管理职员开展一轮管理知识及技能的全员培训。加强政治辅导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学生事务的管理能力培育;加强行政和业务管理干部的大学管理理念培养和工作能力训练;加强图书、实验、后勤管理等教学科研辅助人员的专业技能教育。

(二)保障措施

1.解放思想,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发展全局

始终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学校发展的统领,切实把广大师生员工的思想认识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统一到学校改革发展的事业上来。以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定规划、谋大局;以实现学校科学发展的使命自加压力、狠抓落实。紧紧围绕实现学校大学更名和获得博士单位授予权两大战略目标,始终把解放思想作为学校发展的前提,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牢固树立符合时代要求和学校发展需要的先进理念,不断推动学校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2.创新机制,深入推进学校管理体制改革

遵循大学教育的基本规律,对支撑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进行前瞻性、系统性地探索和改革,着力解决学校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逐步建立有我校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继续推进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通过简政放权、重心下移、职能转变,明确学校和二级学院的职责和权限,在教学科研管理、人事管理、财务收支等方面给予二级学院比较独立的自主权,逐步形成学校宏观决策、二级学院实体化运行的两级管理模式。完善领导干部任期目标管理责任制、教职员工岗位责任制,逐步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持续的发展机制和压力传递机制。深化学分制改革,建立更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机制,探索培养精英人才的模式和办学机制。重视教师教学业绩考核,进一步落实教授为低年级学生授课的制度。强化对学科和专业建设的考评机制,落实教授治学的办学思想,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的作用。建立健全科研平台、科研团队运行机制,逐步改革学术评价机制,适当加大对地方经济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的奖励力度。以国家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精神为指导,继续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建立更有利于凝心聚力的福利和津贴分配及增长机制;积极推动评聘分离的改革试点,加快建立有利于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教师职务评聘制度。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约束机制和节约激励机制,将学校经济活动全部纳入审计监督范围,确保各类资金使用合法合规,确保学校的教育财政和资源集中投入到教学、科研、学科和实验室建设中。按照教育部关于独立学院设置的相关要求,继续支持东方学院独立办学。

3.优化配置,提高学校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水平

“十二五”期间,学校将按照“开源、节流,集中优质资源办大事”的原则,优化对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办学资源的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水平。一要建立健全校内资源配置机制。学校要进一步以办学成本核算为基础,以效率优先和保证重点为原则,形成资源开拓、建设、保护、分配、使用和评估机制,打破学院及部门平均主义,集中优质资源办大事二要鼓励资源共享。在物力资源配置上,要避免重复购置,克服大型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布局不合理、任务不饱满的现象;进一步整合人才、学术、学科资源,破除狭隘的学院、部门保护主义,最大限度地将资源用好用活。三要利用社会资源改善办学条件。依托学校人才、智力优势,积极与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和产业界开展实验室、研究所等项目的联合共建;发挥校友会等机构的作用,争取校友更大的办学支持。四要通过文华校区土地置换、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资金支持、开源节流建设节约型校园等方式,缓解学校财务压力。五要多渠道扩大办学资源。积极争取进一步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本科生等各层次教育的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效益;通过拓展继续教育等形式,开发新的办学项目。

4.合作共赢,积极构筑开放办学的新格局

创新国际合作办学理念,拓展国际合作办学新项目,积极推进“3+1”、“2+2”、“2+1+1”、“1+2+1”等多种合作办学模式,实施学生国际互换培养方式。进一步推进师资国际化,加大从海外招聘教师和吸纳外籍教师的力度,力争有更多的外籍教师从事专业教学工作。进一步推进专业和课程国际化,优化教学体系和课程设置,根据发展需要对实行双语或英语教学、引进外文原版高质量教材、国际化师资培养等方面给予专门的经费支持和政策倾斜。充分利用我校学科特色,以“中国学(China Studies)”特色项目为抓手,跨学科整合资源,吸引外国留学生来我校进行商务汉语、中国经济等专业的学习。适时设立国际教育学院,积极拓展留学生教育,提高学校的国际知名度。

5.求真务实,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始终把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学校发展的动力,进一步完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创新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按照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要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以深入开展“育人成才先锋”创优争先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提高全校共产党员的思想政治水平,引领广大师生为学校发展做贡献。大力提升党对学校工作的领导能力,以校院两级领导班子为重点,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基础,推进党内民主,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以反腐倡廉为重点,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形成团结奋进干事业的良好氛围。

6.依法治校,进一步深化民主管理

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依法治校、民主决策、尊重人才、教授治学。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完善议事规则和决策机制;进一步加强校院两级“双代会”制度和校务公开制度等建设,积极拓宽民主管理渠道,切实保障教职工知情权、参与权等合法权益;积极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教学委员会等学术组织的作用,保障教授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专业设置、教学改革和学术评价等方面拥有较大的学术权力;畅通信息沟通和反馈渠道,重视发挥工会、团委和学生会等群团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健全和完善民主监督保障机制,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代表人士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积极性;关心离退休老干部、老同志的生活,重视发挥老同志的作用;加强校友工作,充分发挥广大校友的作用,使之成为学校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建立健全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纪要追究的约束机制,使依法治校、民主管理等工作进一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增强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公开化。

7.提升内涵,积极推进文化与和谐校园建设

建设高雅、包容的精神文化。充实“进德修业、与时偕行”校训的内涵,进一步凝练和塑造具有我校特色的大学精神,不断提升办学理念;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唱响和谐主旋律,坚持和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注重校史资料的保存和研究工作;积极推进二级单位文化建设,逐渐形成百花齐放、各具特色的文化发展格局。建设科学、民主的制度文化。继续推进规章制度的梳理和完善,逐步建立规范、系统、协调的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学术道德评价体系,规范学术行为,净化学术氛围;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各项民主管理制度,维护广大师生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建设文明、健康的行为文化。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和学术文化建设,增强教师教书育人、以身立教的社会责任感;扎实开展学风建设和社团文化建设,深入开展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活动,使广大学生自觉践行校训精神;关心师生员工身心健康,广泛开展校园文体活动,积极培育文化精品和亮点,进一步丰富师生员工的文化生活。建设优美、独特的环境文化。深入开展各级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继续深化学习型公寓建设,加强浙财品牌视觉识别和形象识别系统的建设工作,进一步完善学校形象塑造;落实校园安全稳定工作“一把手”负责制和“谁主管、谁负责”的维稳工作责任制,深入开展“平安校园”、“和谐校园”建设。

8.强化保障,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学校将努力构建“结构合理、管理科学、配套完善、保障有力”的公共服务体系,为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一是加大建设力度,在总量增加、结构优化、特色资源建设和特色服务上做文章,切实提高文献资源保障能力。二是以数字校园工程为抓手,建设更完善的公共数据中心平台;更新、完善校园网基础设备设施;实现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实施紫元生活区学生用户的校园内网接入,升级校园网主干速率,平滑过渡到万兆网络。三是积极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把建设节约型校园纳入学校整体工作布置、总结和考核;加快技术改造,进一步改善水、电、道路等基础设施,实现对校区水电智能化远程实时控制管理。四是按照管理、服务、经营相分离的原则,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逐步引入竞争机制,增强保障与服务能力。



                                                                 20000024

关闭